查看原文
其他

访谈丨人文教育、自然启蒙、专业启蒙是设计教育的前提

景观设计学 景观设计学前沿 2022-03-23

在刚刚出刊的“LAF035——实践研究与创新教育”中,我们为大家呈现了国内外教育者的观点以及更多建筑教育的可能性,点击这里查看详情。


其中,我们也收录了四位倡导将工作坊教学作为课堂教学补充的高校教师——北京大学李迪华、Mapping工作坊创始人何志森、同济大学刘悦来和华中科技大学汪原对于当前设计教育现状的观察、体会和展望。


受访人

何志森

Mapping工作坊创始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师,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设计学院兼任教授

李迪华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副教授、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景观设计学》期刊执行主编

刘悦来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教师,上海四叶草堂青少年自然体验服务中心理事长

汪原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建筑》杂志副主编

注:按照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序。


LAF:您认为目前国内设计学科的教育体制和教学环境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汪原:中国学生最大的问题是在家庭和学校间两点一线的生活中,失去了与真实世界产生联系的机会。设计教育的根本在于教会学生通过“设计”去认识世界、认识城市、认识生活,如果不了解生活、不了解人,何谈去做设计,何谈去创造环境或改变环境?所以,我认为学生入学后的首要目标是要弥补之前缺失的人文教育,但这在我们现行的设计教育体制中是严重缺失的。大多数高校都要求学生直接投入到专业训练之中,把设计变为了一种遵循套路的职业训练。学生们习惯以套路来应对问题,却缺乏改变现实的渴望或冲动。如果连这种最基本的冲动都没能激发,我们的教育首先就失败了。


刘悦来:我认为问题不仅出现在教育体制之内,还在于我们所生活的环境。在快速城镇化的影响下,学生们从小便与自然疏远,除了失去了感知真实世界的机会外,我们在城市中感受到的“自然”很多都是被设计过、改变过的,政府、开发商所推崇的“四精”—精确定位、精准设计、精致施工、精美呈现—设计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但这种经过我们精心设计的城市对孩子们而言可能恰恰是一种缺失——在“自然”被矫正和修饰、被精准化后,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也无从感知其本真的自由的秩序。这种精致的技术美一旦成为全社会的追求,每个人都将被训练得讲求效率,更容易被培育成为“精致利己主义者”。我非常欣赏燕京大学校训“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所传达的价值观,这也是我认为的设计教育乃至所有教育的宗旨。

燕京大学首任中国校长吴雷川题写的燕京大学校训


何志森:我们对建筑的认知是相对狭隘的,仿佛只有教科书的内容才是唯一的准则,鲜有人来探索建筑的可能性——无论是我主持的Mapping工作坊,还是汪原老师关注的“电影建筑学”,在很多高校设计教育中都是比较边缘化的。但是大学不就是要引导学生看到各种可能性么?除了人文教育和自然启蒙的缺失外,我认为专业启蒙也还远远不够。比如,我和李迪华老师在“一席”上的演讲引起了广泛争议,有人认为我们是在博取眼球,但其实我们所做的就是最基本的专业启蒙。与Mapping工作坊相类似的培训在国外可以说是最基本的课程之一,没想到竟在国内引起了这么大的关注—当大家把Mapping工作坊当成一个话题进行讨论,就证明我们今天的建筑认知是有一定问题的。汪原老师说过,“希望工作坊能让学生回到孩提时代,找回那时的创造力和好奇心,以及对世界未知的观察力和探索欲”。但其实中国的启蒙教育从幼儿园起就已经缺乏了,这些问题也一直延续到了大学。

2018Mapping&Making工作坊中,学生们围绕一把座椅讲述故事

© 校园营造联盟


李迪华:与社会隔离的现象不止发生在大学以前的应试教育阶段,在当今的许多大学也依旧存在。现在有很多学校都建在市郊或乡村地区,并且多采用封闭式管理。一到周末,学生们就会像疯了似的全部涌向城市,去体验一个周末的城市生活。那我们的学校为何不能直接建在闹市里呢?过去由于土地经济,这些真正能够培养人的品格的地方都被房地产所占用,并通过土地置换的方式到郊区占领一个更大的校园。教育真正做得好的学校一定是在闹市之中,因为思想产生于与人的交流之中。


LAF:当前设计教育面临着怎样的危机,您最大的担忧是什么?


汪原:我认为危机在于大家并没有看到危机,或是没有形成改变的意识。中国经济本就忽冷忽热,加之中美贸易战的影响,我估计5年内很多建筑师可能会找不到工作。设计院关门,房地产垮台,甚至连老师都可能失业。如果这些都将发生,我们还要按现在的套路去教学生如何建房子么?建筑教育应该取消还是另辟蹊径?建筑高等教育在所有高等教育学科中的立足之地何在?而现在的建筑教育人员却鲜有人思考这些问题,各种大会也会刻意回避这个背景,这是十分危险的。设计的主题本身就是改变—通过改变来让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更好。如果作为设计教育者的我们连教育本身的问题都不愿意思考,那我们如何能改造更大范围的制度或环境?


李迪华:其实不用等到5年后,现在已有一些事实在证明设计学科的危机。过去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一直都是全校高考招分最高的院系,去年首次出现了净转出16个学生的现象,这种情况已经不止在清华这一所高校发生。这种现象到底会带来多大的反思,我真的没有把握—现实情况是,没有反思,甚至不允许反思。有的学校允许老师罔顾事实地批判别的学校的教授,却不允许自己学校的专业、师生、校友受到批判,甚至有人会特别关注网络上的言论,一旦自己学校受到批评,就组织人群起而攻之。对于这些学校来说,他们一直想做的事情似乎就是通过坚守错误来排除异己。我们这些“异己分子”已经成为了对“权威”、对套路的挑战。但我相信越是批评我们的人,未来越有可能成为我们的支持者,因为批评源于他们意识到了自己内心的冲突,一旦他明白这个冲突的解决方案在系统之外,他们就会开始探索新的方向。


何志森:我觉得大家对教育的问题其实都心知肚明。在网络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都很清楚国外的高校开展了哪些课程或活动,也更能够意识到国内外设计教育体系的差距。但每当各个高校聚在一起,讨论的问题往往无关痛痒、一团和气。现在的问题在于,很多人都意识到教育已经出现问题,但都宁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直接否定、排外,为不同立场的人扣上“离经叛道”“误人子弟”的帽子。如果总是观念相同的老师碰撞交流,意义其实并不大。我希望能够与批判我们教学方式的老师产生对话,共同直面设计教育的问题所在和未来方向。


LAF:身为高校教师,您希望从哪些方面推动改变?或者您已经做过哪些尝试?


何志森:我们4位老师一起在做的这个工作坊就是一种对好奇心、观察力、创造力的再激发,我们推翻传统的评分标准,从人性、创新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三个方面来评判学生的作品。我们想告诉学生们,即使你不画一张图,也可以学习到专业知识技能。虽然现在大多数学生仍处在一种消极的状态中,很多学生明知数十年如一日的教学方法已无法应对不断变化的时代需求,却只求尽快毕业、出国求学,而不愿推动改变。但我相信至少那些来参加我们工作坊的学生还是想要有所改变的,毕竟这些课程没有学分,还需要付出路费和时间。很多老师也认为我们的教学方式很有意义,但他们的困扰在于怎么申请基金,怎么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怎么评职称,于是只能用现实那些残忍的东西去打消掉心中的理想。所以我认为与其寄望于老师主动改变,不如思考学生如何通过自我改变来推动老师进行转变。

工作坊导师与公寓管理人员在由北大学生协力建造的镜园里休息、合影

© 校园营造联盟


刘悦来:我坚信教育体制一定是可以被改变的。首先我们自己要乐观,而且要积极投入行动。只有在行动的过程中,我们才会对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或是看到改变的希望所在。这种行动可以是带学生做实习,也可以是去大众媒体平台上演讲。如果你不站出来做事,总是躲在后面,就连改变的前提都不具备了,哪怕这样做会遭到很多人的批判。我一直致力于社区花园的设计和营造,是希望能够改变以“四精”为主流的景观空间生产方式。从公众做起,让他们意识到自然野趣和低成本设计的魅力,并缓慢推动政府的改变;从小孩子抓起,以启蒙教育影响他们今后的价值观、择业观。除活动、科普外,我们团队也在尝试着写总结性的文章来发表专业论文、申请基金和申报奖项。想要有一定的影响力,光靠我们“自嗨”肯定是不够的,只有获得更多评审机制的认可,使更多实实在在的项目落地,并努力去引领行业未来的方向,才能逐渐在现有机制上实现一定的突破。

由刘悦来老师及其团队出版的《共建美丽家园——社区花园实践手册》

© LAF


李迪华:我一直在努力做一个不去教学生的老师,甚至有时在做一个“破坏者”。现在的学生有很多通病,比如缺乏好奇心和自信心:一方面,他们害怕表达自己,担心自己说错;另一方面,他们也抵制和排斥别人有与自己不同或相反的观点。结果把时间浪费在权衡各种想法之中,只不断提出问题,却不愿着手弄明白。再比如学术神圣化:好像自己不提出个问题、不谈点理论,就不是学术。实际上,学术源于对所关注问题的真实状况的理解,不少人从始至终都在探讨着假问题,意义何在?这些习惯以套路应对问题的学生在脱离套路后,就开始恐惧,唯恐自己成为异类。学生的这些顽固的想法成为他们进步的阻碍,必须先破坏掉。设计教育就是要尊重多样性,培养学生追求与众不同,并把自己的想法做到极致。有的人来北大读书可能只是需要一个“光环”,但北大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我们要启发思想,激发自创,虽然这条路无比艰难。学生只有陷入思想的困惑、矛盾、纠结,才会开始反思到底为什么来北大读书,到底要学些什么,而老师的作用就是协助学生进行重建,从破坏者变成支持者。我们一直在寻找改变的突破口,鼓励学生自我发现,并且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学生一旦拥有自我发现的机会后,他们的观念就会开始改变。


原文出处:何志森, 李迪华, 刘悦来, & 汪原. (2018). 中国设计教育探索:从课堂到工作坊. 景观设计学,  6(5), 80-85. doi: https://doi.org/10.15302/J-LAF-20180508

Source: Ho, J., Li, D. H., Liu, Y. L., & Wang, Y. (2018). Thoughts on Design Education In China: From Classroom to Workshop.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6(5), 80-85. doi: https://doi.org/10.15302/J-LAF-20180508


2018年第5期《景观设计学》正式出刊

点击此处获取更多“实践研究与创新教育”的信息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购买当期期刊


更多精彩访谈

这位“梦想改造家”,让城中村C位出道

灰色VS绿色基础设施,谁才是水环境治理的关键?

山竹过后,我们应向旧金山设计竞赛学习未雨绸缪

摘得ASLA设计奖章的Mikyoung Kim,不只有清溪川!

与自然同在:回忆在丹·凯利事务所的日子(上)


编辑 / 汪默英


▽ 点击关键词浏览订购《景观设计学》过往期刊

*灰色为售罄期刊


边界伦理灾难土壤

海洋评论跨国丨韧性丨教育

大数据人类世高密度全球化考古学

公共健康生态修复传统智慧地理设计

水系统协同使用后评价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城镇化

感知传达时间市场能效人类学

新型城镇化丨水系统丨基础设施海绵城市

生态安全共享经济丨人工智能


▽ 推荐关注

▽ 景观之路巴厘岛游学

▽ 中国Lab018工作坊

▽ LA先锋奖

▽ 景观中国网

▽ CLA

▽ 望山生活

《景观设计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 Frontiers,简称LAF)由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景观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业委员会支持,俞孔坚教授担任主编。LAF为双月刊,刊号为CN10-1467/TU,ISSN号2096-336X,邮发代号80-985。全彩页印刷,每期主题集中阐述,中英双语呈现。


2014年,LAF成为中国国家广电总局首批认定学术期刊;2015年,成为CSCD核心库期刊来源刊;同年,荣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年度交流类荣誉奖。2016年,入选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中国“最美期刊”;2016年和2018年,连续两届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称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